敷浅原见桃花
刘次庄〔宋代〕
桃花雨过碎红飞,半逐溪流半染泥。
何处飞来双燕子,一时衔在画梁西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细雨纷纷,桃花随着雨点,四处飘飞。一半落入泥中,一半随着溪水漂流。
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对燕子,衔来几瓣桃花,放在画梁西处,反复品味。
注释
敷(fū)浅原:古地名,《尚书·禹贡》已有记载,但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,则历来有异说,不过,都认为在今江西境内。一说在今江西德安县南,一说在今星子县,一说是指庐山。
碎红:指桃花的落瓣。
逐:被水冲走。
画梁:有彩绘的屋梁。燕子筑巢于梁上,故云。也有版本记为“杏园”:指庐山董奉杏林遗迹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岳希仁编著.宋诗绝句精华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年:253
2、
冯兆平等.庐山历代诗选:江西人民出版社,1980年:110
3、
吕晴飞 李观鼎主编.中国历代名诗今译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1年:949-950
赏析
这首诗为即景之作,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。 桃花凋谢飘散本为常情、常景,作者却能写出一个新境界,让和泥的花瓣随飞燕登上画梁边,令人惊喜。全诗笔调明丽,情韵悟适,布局精巧,观察细腻,联想自然,颇堪玩味。
诗人在敷浅原所见的桃花,并非阳春烟景中盛开之花,而是花期已尽时的落花。落花总是报告着春将归去的消息,因此诗人看花时节当是暮春。春去花落,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笔下,或则描写惜花、怜花的心肠,或则发抒惜春、伤春的感情,情调多是低回凄婉、哀怨悲切的。然而刘熙载说:“诗要避俗,更要避熟。”(《艺概·诗概》)诗人在这里即一反常情,自出心裁,生动地表现了暮春残红的
创作背景
刘次庄性格刚直耿介,敢于说话,与权贵不合,所以在朝廷前后四次做官时间都不长,仕途不得志。他曾经被贬为江西漕运。据《江西通志》,刘次庄“谪居新淦,筑室东山寺前,俯瞰清流,自谓有濠梁间趣,因号戏鱼翁。”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此间。至于敷浅原的确切地点,后人已经不甚了了,说法不同,但都是在江西境内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冯兆平等.庐山历代诗选:江西人民出版社,1980年:110
2、
乐云主编.唐宋诗鉴赏全典:崇文书局,2011:963-964
简析
《敷浅原见桃花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即景之作。桃花凋谢飘散本为常情、常景,诗人却能写出一个新境界,让和泥的花瓣随飞燕登上画梁边,令人惊喜。全诗笔调明丽,情韵悟适,观察细腻,联想自然,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,也映射出其平和的心境,颇堪玩味。
刘次庄
刘次庄,字中叟,晚号戏鱼翁,北宋潭州长沙(今属湖南)人。神宗熙宁七年(1074)赐同进士出身。 6篇诗文 2条名句
山亭柳·赠歌者
晏殊〔宋代〕
家住西秦。赌博艺随身。花柳上、斗尖新。偶学念奴声调,有时高遏行云。蜀锦缠头无数,不负辛勤。
数年来往咸京道,残杯冷炙漫消魂。衷肠事、托何人。若有知音见采,不辞遍唱阳春。一曲当筵落泪,重掩罗巾。
清平乐·图书一室
周晋〔宋代〕
图书一室。香暖垂帘密。花满翠壶熏研席。睡觉满窗晴日。
手寒不了残棋。篝香细勘唐碑。无酒无诗情绪,欲梅欲雪天时。
点绛唇·桃源
秦观〔宋代〕
醉漾轻舟,信流引到花深处。尘缘相误,无计花间住。
烟水茫茫,千里斜阳暮。山无数,乱红如雨。不记来时路。